可没想到的是,她花费一百多万种的南瓜,居然被村里的一帮老人偷走了。
被余女士抓住后,他们也不慌,而是一起装病,不是说心脏不好就是腿脚不好。
以此为由,他们警告余女士对自己客气一点,要不然倒在她田里都是她的问题......
海南海口某超市,同样是一名老人偷东西,被超市老板抓了个现行。
超市老板秉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并没有报警,也没有要求老人买单,仅是不让他“免费”拿走未买单的商品。
可让超市老板没想到的是,这老人偷东西还理直气壮,在超市里耍起了无赖:
老人看着年龄不小,老板害怕他身体有什么毛病,也不敢拉他下收银台......
河北唐山某辆公交车上,一位大妈逼着公交车师傅在非站点停车,司机自然不答应。
见状,她竟将半个身子跨出车窗外,以跳车威胁......
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这些老人非常懂得自身的“优势”,也明白自己在“尊老爱幼”这四个字里的位置。
看着层出不穷的有关老人“为老不尊”的新闻,难免会让人迷糊:
只不过在那时因为没有年龄的“庇佑”,他们还会对规则有所忌惮,行为也就有所收敛。
甚至有些老人在年轻时就敢作恶,更不可能期望他们会在变老之后就突然转性向善。
所以说,不是老人这个群体出了问题,而是坏人变老后,破罐破摔。
而且,在我国的《治安处罚管理条例》中规定:对于年纪大的老人免予治安处罚;
在《刑法》中规定:对于超过75周岁的老人违反法罪的,应当减轻处罚。
即使没有这些规定,大家对于老人一方面是秉着“尊老”的美好品德,一方面也是忌惮他们的身体状况,
就这样,年龄变成了某些老人的免死金牌,仗着这一优势,他们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只是,这些法律本是基于人性的考虑对老人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宽容,不料却被这些老人当作作恶的资本。
或许,这些老人不仅不觉得这是法律层面对自己的宽容善待,反而从骨子里就是觉得:
一旦遇到违背自己意愿的人就将“你懂不懂尊老爱幼”挂在嘴边,颇为神气。
然而,他们的霸道换来的并不是他们自以为的尊重,而不过是外界对他们无可奈何的容忍。
毕竟,值得被尊重是老年人的行为,而不是老年人的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