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环境,却不自知
这名加拿大女子之所以抗议,源于去年11月安省政府修改了法规,将受保护绿带中的7400英亩土地,用于兴建住房。
多年前,为了限制城市扩张,安省政府划定一片绿带,作为留给子孙的宝贵资源,并于2005年划定为永久性保护区。
该绿带涵盖了农田、河谷和湿地等,但随着住房危机的日益恶化,政府便打起这片绿带的主意。
最终,在永久保护区划定后还不到20年,政府就将该绿带划作为建房用地。
大多数网友认为:“没办法,人口增加的同时,也要增加住房”;“人都穷得没房子住,还要保留绿化地给富人享受吗?”
而环保人士则认为,为了房产经济不断砍伐树木、征用自然土地,会导致恶性循环。
确实!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大量的人口拥入城市,导致城市住房供不应求,进而引发房价暴涨。
所以,政府为了缓解住房压力,不得不将住房延伸至城市周边,征用耕地、山林、田野、绿化带……
殊不知,这种看似“为自己好”的行为,却打乱了地球和谐的“生态链”,是一种极其短视的“慢性自杀”。
人类发展得越快,动物过得越艰难
千百年前,地球上还有很多地方,布满了荒草与丛林,动物是那里最早的居民。
而今天,这些大大小小的荒野,大多数被人类改造成了城市。
当高楼大厦覆盖了草木,当闪烁的霓虹灯取代了月光,动物们便很难有立足之地。
在央视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中,有这样一些片段。
原本生活在草原、农田的红隼,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沦落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境地。
为了有个家,它们只能在空调架、电线塔等危险的地方筑巢。
刚结束冬眠的刺猬,在夜间醒来发现,原本的家已变成马路、台阶,原本唾手可得的食物,已变得遥不可及。
于是,它们只能拖着虚弱的身体,为自己寻找新“家”。而它们中的大多数,会饿死在搬家的途中,只有适应能力最强者,才能在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
还有斯里兰卡大象,因为生存空间被人类压榨,为了觅食只能与当地居民抗争。
时代的洪流波涛汹涌,动物却成为时代前进的牺牲品,青草绿地成了人类发展的绊脚石。
此时的人类,只会关注自己的发展,很少看到那些挣扎的生命。
于是,原本属于动物的领地被侵占,河流中的鱼被疯狂捕捞,树木被肆意砍伐……
新的环境下,幸存的动物们要么饿死,要么捡拾人类的残羹剩饭苟活。
毕竟,想要在有人类的地方生存,如果自己不强大,就只有死路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