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钱玄同,1934年在北师大中文系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与“钳口 音”的区别。
他举了一个例子——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使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失落 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万不得已,有人问话才答话。她一概用“钳口 音”,避免“开口音”,这样就可以遮丑了。有人问她:“贵姓?”“姓胡。”“多大岁数?”“十五。”“家住哪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
美妙绝伦。在座的大部分 是年轻气盛的美国青年,见林语堂滔滔一直 地说中国的好,一个女学生实在忍不住,手举得老高,语带挑衅地问:“林博士,您似乎 是说什么器械 都是你们中国的好,难道我们美国没有一样器械 比得上中国吗?”
话音刚落,林语堂微笑着徐徐道来:“有的,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比中国的好。”举座喝采 。女学生怎么也没想到林语堂会来上这么一句,窘得脸色绯红,羞答答地坐了下去。
1936年,《纽约时报》和“美国书籍出版 者协会”配合 举办了第一届全美书展。会上有一项运动 是作家演讲,林语堂也在被邀之列。因为《生活的艺术》畅销,美国人对隐在书后面的林语堂有许多 浪漫的想象,以为他是一个留着白胡子,长着硕大无比脑袋的神秘东方哲人。林语堂起初拒绝了,生怕会影响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又觉得好玩,不知道这些美国读者看到真人会作何回声。权衡再三,他照样 准许 了。他穿了国内最普通的蓝缎袍子,走起路来衣袂飘动,还真有那么一股仙风道骨的味道。一上台,先不说话,四下打量 ,气势就出来了。台下哗啦啦一片掌声,东方法 的风度 让西装革履的美国人甚为倾倒。
接着,他不慌不忙地讲起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他没有拿稿子,似乎 句句是临场施展 ,纯粹 的发音,地道的表达技巧,机智俏皮的口吻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人人 正听得入神,他却猛地收起话匣子,“中国哲人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他挥一挥衣袖,背着手踱起方步,飘然而去。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半天没回过神来。
过了好几分钟,身着华服的太太小姐们才促 忙忙拿着纸片跑出来,“我的问题还没问呢,林博士怎么就走了!”“我也是啊!”一片顿脚 懊恼 之声。
林语堂听说后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