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戴着孝布,披着麻衣,懵懵懂懂跟着大人绕山。 绕山是这里的习俗,说是座山,其实是个不高的小土丘,附近的村落都挨着这小山依次建成,谁家有个白事,就由亲属绕着山走上三圈,相当于告诉左邻右舍,这家里死了人。 等绕完山,就该入葬,春花的爹娘都还年轻,又是横死,还是个开豆腐坊的小人物,因此坟地选得十分潦草,不过是山上刨个坑,就把棺材给埋了。 男人们在埋土的时候,媳妇婆子们就在后面指着春花说闲话。 张妈是个嘴长的,她瞧了瞧春花道:“你们说邪门不?她爹娘跟她一个床上睡觉,爹娘被马贼乱刀砍死,她怎么还能在血被子里睡得着?这姑娘别是个傻子吧?” 陈奶奶摇摇头接腔:“这算啥?你看她的模样,连一滴眼泪都没流,这姑娘不但傻,我看还是个冷心肠的!” 张妈用手肘撞了撞贵婶:“这冷心肠的娃,你家也敢收留?” 贵婶努努嘴道:“那马贼怎么不把这小东西的性命也带走,免得祸害别人家。” 贵伯是春花本家叔公,他一向乐善好施,这次春花家的丧事就是贵伯出钱操办的,不仅如此,他还决定把春花领回家抚养。村里哪个不称赞贵伯宽厚仁义。只有贵婶打心底里觉得这孩子晦气。 看她还想胡言乱语,贵伯低低呵斥了一句:“还是个六岁的孩子,谁都不要她,你让她怎么活?” 贵婶皱着脸,鼓着腮帮子不再说话,说到底,这家还是贵伯当家。 贵伯从兜里掏出一颗冰糖,俯身朝春花伸出手,温声对她说:“孩子,以后你就跟我们一起过日子吧。” 春花本来像是傻了一样在发愣,此时听见有人在对自己说话,突然张开嘴大声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周围众人却是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合该哭上一回,爹娘都死了,哪里有不哭的道理。 柳树绿了几次,桃花红了几次,转眼间,春花十岁了。 这几年她只能吃冷掉的剩饭,睡灶台边的茅草堆……但好歹活下来了。 贵婶向来不喜欢她,平日里对她吆来喝去,她已习以为常,最让春花恐惧的,反而是贵伯。贵伯对他一向和颜悦色,但他总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来来回回打量春花。春花远远听过戏文,说色中饿狼,饿狼是什么样的眼神,春花想,大概也不过如此。 那天是个不太平常的天。 庄子里的天是暴风骤雨来临前的沥青色,明明是秋天,风刮脸上却如刀子一般,贵婶一早带着孩子们出门没回来,家里只有她和贵伯两人。贵伯让她把烟袋锅子拿给他,她犹豫着进了他房间。他躺在床上,让她走近点。她磨蹭着走近,他一把将她拉上床。 一双布满粗茧的手在她身上摸来摸去,春花恐惧地扭来扭去。就在贵伯准备变本加厉即将解开春花衣裳的时候,有人在外边敲门,力气很大,老旧的木门咔啦咔啦直响,似乎不开门便不罢休。 贵伯吐了一口唾沫,骂道:“哪个老不羞的!”整理了下衣服就出去开门。 门外站着个穿靛蓝色袄子的老太太,挎着碎花小包,满头花白。 老太太见春花衣衫不整地出来,只是叹口气道:“妮儿,我来接你了。” 这是哪里来的老太太……贵伯一脸狐疑地盯着她。 老太太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看不出半点波澜:“我是春花娘娘家的人,离得远消息不通,最近才晓得春花娘死了。我孤身一人,想把春花领回去做个伴。” 春花她娘还有熟人?咋这么多年没一个人上门?只是春花娘是外地人,听口音和这老太太一模一样。贵伯瞧瞧老太太,又瞧瞧春花,十岁的春花饶是天天被虐待,却已经瞧得出是个美人坯子,往后定有大用处……即便口音一模一样,又怎么能给她随便就带人走? 老太太低着眼,从包里拿出银钱说:“这些年,妮子吃着喝着你的,老婆子给你补上。” 贵伯瞧着银子,心里已乐开了花,又看包着银子的绣帕,竟是生平未见过的稀罕物。那帕子是双面的,金丝作线,针脚细密,巧夺天工,图样是锦绣山河,金线钩成的江水在太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光。 贵伯盯着那方帕子,大气也不敢出。里长夫人有一扇子,扇子上绣一朵牡丹,听说那扇子就要2两银子,跟老太太的帕子比起来,简直就是乡下小儿和城里贵少爷的区别。 老太太不去瞧他,只将绣帕和银子丢给他道:“春花我带走了,你若不愿意,咱就带着春花去村里说道说道,她背上的伤咋回事,她脖子的鞭痕哪里来的,她刚才又为啥衣衫不整。” 说完,竟没等贵伯回话,径自走了。 贵伯好久才回味过来,这老太太……怎么知道春花背上有伤? 老太太也没走远,就在临近的镇上赁了个小院,靠给人家做绣品,养活她和年幼的春花。 婆婆的手艺巧夺天工,不久就闻名遐迩,镇上的富人不少,但好的绣工却不多,像婆婆这样一支银针能绣遍山河的几乎没有,夫人小姐们都以能得上一件婆婆的绣品为风尚。 春花被婆婆教养着,脸上粉白娇嫩,发丝乌黑,身上穿合体的绣着兰花的小袄子,一点看不出原本面黄肌瘦的样子,她最喜欢趴在婆婆边上看她飞针走线。 春花说:“婆婆,我跟着你学绣花?” 婆婆一口拒绝说:“还是不要学了,好的绣工,每一针下去,都是绣娘的气血。你看我现在,眼都残了,瞧不见你裙子的颜色。”继而又低声道,“你若是学了绣工,岂不是要走我的老路?” 春花道:“什么是婆婆的老路?婆婆自己养活自己,多好啊。” 婆婆沉吟良久道:“你说的是,不如咱们开个铺子,你学着经营,将来不卖绣品,卖点别的,你也饿不死自己。” 要不是偶尔还会在镇上遇上贵伯家的人,春花的生活简直没有任何烦恼。贵伯他们在镇上经营一个豆腐坊,早在春花被婆婆接走之前就开了,听说因为豆腐口感细滑,没有豆腥味,生意兴隆,这几年挣了不少银钱。 最近贵伯在镇上很出风头,他随身带着一张金丝绣帕,逢人就拿出来炫耀几句,看得那些有钱人很是眼馋,大家听说是出自婆婆,就有人找上门,想让她也给自己绣上一块。 婆婆直摇头,说绣不了:“那不是我绣的,仿佛是前朝遗物,里面藏着些秘密。” 她虽然只是含糊不清地说这帕子里有些东西,但外面一传十,十传百,渐渐传成这帕子是张藏宝图,循着金线的脉络,就能找到龙脉,里面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一时之间江湖鼎沸,无论匪侠都悄声来到这个小镇,打听宝藏的下落。 四月的某一天,贵伯全家上下被贼人杀害,家里被人翻动得一团乱,那张传闻中的藏宝图也不翼而飞。 因着是春花的本家长辈,下葬的时候婆婆带她回村里绕山,春花还记得当初贵伯一家对她的羞辱和打骂,但人都去了,心里也只剩下唏嘘。 她问婆婆:“那些人怎么能因为些捕风捉影的事就杀人呢?” 婆婆望着远处人家升起的炊烟,告诉她不要小看人的贪欲,曾经就有个年轻人,发现往制豆腐的卤汁里多添一味料,就能极大提升豆腐的口感。年轻人兴冲冲找到同村长辈,要和大家共享这个方子,结果那长辈起了贪心,想要独占这个方子,在一个月夜,长辈提着柴刀把熟睡中的年轻人一家杀害,只留下一个幼女,还把现场伪装成马贼所为。 春花恍惚间听懂了这个故事,她的父母,还有养育她的贵伯。 眼泪簌簌往下流,她悲伤地问:“就为了一个方子?”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婆婆伸手把她揽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好孩子,都过去了。” 藏宝图在镇上掀起的风波,随着贵伯一家的逝世逐渐平息,这几天的新鲜事是县太爷的儿子,出门踏青走马的时候,不小心坠马而死。 县太爷家里的仆妇找过来,让婆婆给绣一套下葬的衣裳,婆婆眯着眼睛把图样看了半晌,肯定地说:“这不是寿衣。” 仆妇搓着手指,暗声道:“我家少爷还没成家,老爷夫人怕他在地底下孤单,就想着结个阴亲,劳烦您给做套喜服。” 婆婆怔然,片刻后才说:“我不做这种损人阴德的事情。” 任凭那仆妇怎么劝说,婆婆就是不答应,等仆妇气急败坏地离开,春花才凑过去问,什么是结阴亲。 “就是死人和死人成亲。”婆婆说,她给春花讲了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孤女,被村里叔公收养,没想到那家男人竟然欺负她,孤女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诉别人,直到被那家女人发现。家里的女人她不去责怪自家男人,反而骂孤女是四处勾引人的狐狸精,狠狠打了三天之后,把孤女卖去别的村子给一个老鳏夫做媳妇。 孤女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又连遭毒打,身子有损不能生育,老鳏夫也容不下她,就给她喂了一碗毒药,卖给一户刚死了儿子的人家去结阴亲。 春花听得入神,连忙问:“后来呢?” 可能是上天怜惜这个孤女命苦,那碗毒药竟然没能毒死她,都躺在棺材里准备下葬的时候突然又活了过来,她趁人不备,掀开棺材板偷偷逃了出去。 不知跑了多少天,她晕倒在城里最著名的绣坊前面,东家看她可怜,让她留下,学了一手刺绣的手艺。 春花了然:“那个孤女一定是婆婆在绣坊里认识的人。” 婆婆笑笑,笑容里全是悲凉:“是啊,是我认识的人,可是她这一生太苦了。” 那个孤女在绣坊里待了好些年,还是被人知道了从前的经历,讲究些的人家嫌弃她苦命,不再要她经手的绣品,即使年过半百,头发已经花白,仍有人在她身后窃窃多言,最后她实在忍受不住去投了江。 讲到这里,婆婆一双手紧紧攥着,眼神里都是愤恨,春花见状连忙拉住她的手,提议说,要不要一起去山里寺庙给那位故交上炷香。 寺庙里香烟缭绕,春花望着婆婆虔诚的侧脸,不知道她求些什么。说来奇怪,婆婆也修道,也信佛,遇上土地庙都得拜一拜,春花曾经打趣,信得这样杂,哪里能灵验。 婆婆只是摸着她的头发笑:“不要紧,我的愿望都已经实现,现在这些,都不过是答谢。” 春花越长越秀丽,再加上能掐会算,将绣坊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十里八乡出名人。婆婆却越来越老,原本半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精力也大不如前,如今不再接外边的绣活,专心在家里给春花绣嫁衣。 春花前两年被订给林举人的小儿子,虽然是次子,年纪轻轻却已是秀才,偶然见过一次春花,再容不下其他女子,如今在县丞家的私塾读书。 对于嫁衣的缝制,婆婆很是上心,怕时间赶不上,夜里点上灯也要继续,春花很不好意思,别人家的新嫁娘都是自己做嫁衣,只有她,甩手掌柜一样什么也不做。 婆婆一如既往地笑:“没事的,我做也是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