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电影叫《一个明星的诞生》,故事主线很简单,讲一个日渐没落的乡村摇滚歌手杰克,亲手捧红了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女歌手艾丽。
杰克捧艾丽的初衷是突破自己的音乐瓶颈,然而一边艾丽的音乐事业步步攀升,一边杰克的音乐生涯急转直下,直至一蹶不振。
这样巨大的落差让杰克措手不及,他不断靠药物和酗酒填补内心巨大的空洞。
作为一个孤独又偏执的艺术家,他的音乐信仰最终敌不过现实环境,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部电影的立意其实是很高的,杰克用死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初心,同时想要影射美国音乐界的老一代音乐人面对音乐理念随着时代而迭代的无奈。
可另一方面,有个争议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于杰克的自杀。
起码在生活里,他终究是别人的好朋友,艾丽的男朋友。
有网友评价说这部电影很虐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杰克的自毁。
01
自毁的男人,背后的“因果论”
杰克是个可怜又悲情的人物,在电影中,杰克有嗑药和酗酒的陋习,加上作为一个音乐人却从来不愿保护自己的听力,导致听力逐渐丧失,这些都是自毁的表现。
杰克欣赏艾丽的才华,给艾丽打气,倾尽自己的资源为她助攻。
眼见着自己亲手栽培的艾丽,事业崛起,他也曾经戒过酒,两人幸福了一阵子。
直到看见艾丽跳舞,他想起了那个曾经不要伴舞只愿唱出自己心声的姑娘,也开始接受音乐商业化的包装,他又打开了酒瓶盖子。
艺术家有一定的精神洁癖,杰克的音乐信仰对他个人而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面对他所栽培的艾丽,他以为对方会和他一样,也希望对方和他一样,直到眼见艾丽接受了他不愿接受的音乐“商业化”的现实,即跳舞。
所以,当下的杰克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源于小时候的他不被父亲注意,不到13岁就自杀失败,却连这都被亲人忽视了。
他的世界是安静的,安静得仿佛自己从未存在过,所以小时候爱用脑袋贴着收音机听音乐。这是杰克童年的巨大阴影,长期困扰着他。
艾丽是有成长的,有属于她的路要走,也未必长期认同杰克的信仰。
所以在这个层面,杰克是“被抛下”的,他一直都困在自己的心理阴影中出不来。
杰克是一个极度不自信且偏执的人,他把自我价值感投射到了艾丽身上,期望在她身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唯独从没有勇气相信自己的价值,毕竟天无绝人之路。
表面上杰克是艾丽的提携者和照顾者,其实他并不懂爱,也更缺爱。
小时候遭受了至亲忽视的他,已彻底忽视了自己的自我价值。
他爱艾丽,也渴望拥有幸福生活,但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值得艾丽牺牲自己的追求而去陪伴的人。
他的思维模式已形成了一种闭环,这必然导致了他的自毁,终点就是自杀。
02
男人的自毁倾向,和女人找伴组队的关系
从杰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的三大特征:孤独,自卑,偏执。
这些特质能让他更懂艺术,同时在生活中更多表现出他就是个负面的,有自毁行为的人。
于是,有一类男人,我们需要特别留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言行举止是透露着“自毁”倾向的。
除了黄赌毒是直接打车跑,我们要关注的,是这种“倾向”。
先看一个例子,几年前曾经轰动全国的上海杀妻藏尸案的凶手朱晓东,已经有很多分析说他是一个非常偏执的人,控制欲强,行为怪异。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就是他和妻子在一起之后,依然和女同事搞暧昧,被妻子发现后写下了保证书,承诺不再和别的女人联系。
而在保证书的最后,赫然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还有,烧炭,在家里,一起死。
为什么自己和别的女同事搞暧昧,再犯的惩罚却是烧炭拉妻子一起死?
生活又不是上演狗血剧,夫妻两口子有啥事不能好好说,过不下去就分开,非得发这种毒誓?
我算是个比较敏感的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听到有人说出类似这样极端负面的话语,我会很警觉。
要么对方此刻情绪过于上头,要么对方是个危险的人:大概率不自爱,严重的还不会让别人好过。
所以什么是有“自毁倾向”的男人,就是这样的。
此前很多迹象都有透露朱晓东是这么一个阴郁、偏执又极端的男人,可惜都被善良的妻子放过了。
对待一份感情,我们懂得认真、包容、接纳,我们愿意积极学习各种经营感情的方式,这是很好的。
但是如果遇到一个99分的男人,剩下那1分是因为他具有这种自毁倾向,我们能做的只有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