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对物质的争取有度、有情
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以孩子为纽带,即使离了婚,这个关系也是需要我们长期去维护的。
如果只把眼光放在眼前,就很难为关系的转换——从夫妻转变成孩子的父母,打好基础。
孩子的父母是一生的战友,这个关系处理不好,伤害的只会是孩子的感情和孩子的实际利益。
如果大家能秉持公平原则,既不过分委屈自己,也为对方多考虑一点,对方在这个时候是能够接收到这份善意的。
大部分的正常人感受到善意、感受到曾经伴侣的宽和,是不会穷途匕现的,双方的状态会互相传染。
这样成熟的心态,以后遇到新的幸福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每对刚进入感情的情侣都避不开这个互相提问的环节——为什么和前任分开,以及怎么分开的?
这其实是一道考试题,因为分手见人品。
能跟前任和平分开的人,分手后不对外界四处诉说对方的不好、保护对方的隐私,这样的人,和他/她交往是放心的。
口不出恶言,不因为现在关系的破灭就否认曾经得到过的帮助和幸福,其实是对过往的自己的尊重。
有时候觉得关系不在乎是否长久,相对于时间的长久,质量可能是更重要的。
而同样重要的是能否善尽,也就是漂漂亮亮地分手。
跟朋友、合作伙伴莫不是如此,一份关系能够善尽,才算真正的放下吧。
放下之后,若双方还需要以孩子为核心有一些合作,那就做好各自该做的,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孩子也能从这份伤痛中学习到:当重要关系破裂,如何体面告别,走向下一程。
“告别”本身是个中性词,好的告别是新的开始,不是只有割裂、撕扯、仇视这一种面相,父母可以做出更高级的示范。
不仅是亲密关系,我们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他人、重要的告别。
学会告别,也是学会享受良好的关系,而不被变质的关系绑架。
若双方没有孩子,告别之后,奔赴前程,就此一别,各自珍重了。
夜阑人静时回想到昔日甜蜜,没有太多怨念和遗憾,就不枉费曾经彼此给予的青春岁月。
中国人讲“好聚好散”,值得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