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6 20: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随风 |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它保存 了鲜叶内85%以上的活性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等,这才造诣 了它清汤绿叶滋味鲜爽的品质特征,因此“保鲜”是绿茶冲泡的症结 。此外绿茶品类富厚 ,造型多样,有扁平的、直条型的、卷曲型的,因此在冲泡的时候,我们还应兼顾不合 品类的茶的“美”的涌现 。
冲泡绿茶的时候应该掌握哪些技巧呢?
我们可以从器具的选择、茶水的比例、泡茶的水温、浸泡的频次4个方面来考虑。
一、器具选择
细嫩名优绿茶兼备“色香味形”之美,为了充分 欣赏茶芽的舒展汤色和叶底,通常我们都邑 选用无花透明的玻璃杯来进行冲泡,而对于大批 绿茶一般重滋味和香气不重茶叶形态的欣赏,我们可以选用瓷壶或者瓷质的盖碗杯来进行冲泡。
二、水温讲究
细嫩芽叶如果用100摄氏度直接冲泡,容易熟汤失味、汤色发暗、失去不雅 赏性,并且 破坏维生素c,降低营养,同时茶多酚很快进出茶汤容易产生 苦涩味,从保鲜的角度出发 ,我们应该适当降低水温来冲泡绿茶。特别细嫩的名优绿茶75~80摄氏度为宜,如明前碧螺春。细嫩的名优绿茶以80~85摄氏度左右为宜,如古丈毛尖,石门银峰、炒青绿茶等大批 绿茶以90-95摄氏度左右冲泡为宜。
三、茶水比例
单包冲泡的绿茶时茶水比例可以1:50,如果采取 分杯泡茶,茶水比例则可以调剂 为1:30左右,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初学者可以测验考试 不合 的茶水比,找到适合 自己的茶汤浓淡。传统的一人一杯的单杯泡法虽然简单便利 ,但无法充分 体现绿茶的香气,在品饮的时候上层的味道淡,下层的味道浓,时间浸泡久了还容易涌现 苦涩味。
分杯泡法即是将绿茶泡好后,将茶汤先倾入公平 杯,然后斟入品茗杯中敬奉给客人细品,一般选用水晶玻璃同心杯或盖碗来冲泡,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依据 客人品饮爱好确定出汤的时间,不会让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涌现 苦涩味,这样就能更好的控制每一泡茶汤的色泽、香气和味道,也能让每位客人喝到的茶味一样,比起单杯泡法别有一番情趣。
四、浸泡频次
茶叶浸泡时间的长短应与茶叶投放的若干 、水温的高低 以及瓶饮者的浓淡爱好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按通例 的标准 单杯泡法浸泡两分钟左右就可以平移。分杯泡法第一泡30秒即可出汤,第二泡、第三泡则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单杯冲泡绿茶时2~3次之后味道变淡就可以放茶叶,但要注意的是每次在杯中还留有1/3茶汤的时候,便要及时的蓄水,待客时尤其要注意,因为这既是技术的要求,也是礼仪的需求。在采取 分杯泡茶时,一般可以冲泡三到四次便可以换茶叶。
冲泡绿茶时为了巧妙的降低水温,达到 保鲜与美感涌现 的目的,依据 茶叶的造型通常可以采取 三种不合 的冲泡方法 。
绿茶的三种投茶方法
一、下投法
先投茶,沿杯壁冲水,有利于茶叶的翻腾 。
作用:借助水对茶的冲击,使水浸出率和速度加快。
效果:茶叶舒展较快,茶汁容易浸出,茶香透发完全,并且 整个杯的浓度均匀,在水的冲击下,芽叶飘动 ,具有欣赏美感。容易产生 的缺点是茶汤稍浊,滋味相对较浓。形状较为松散的绿茶六安瓜片等外形开阔或有鱼叶的黄山毛峰,适宜选用中投法或下投法。
二、中投法
注水三分之一,投茶,然后再注水至清七分满,由于中投法经过了温润,使得茶中的水浸出物浸出速度快,并且 不会太烫,很适合在谈话会 这样人数较多的场合 使用。
作用:可降低水温,也可使茶叶达到 初步舒展的效果。
效果:茶香散发在较短的时间内水浸出率较高,适合下头发的茶大多也适合中投法。
三、上投法
先注水至七分满,然后再投入茶叶。
作用:可降低水温,减少水对茶的冲击力。
效果:可展示茶叶沉落时的美姿美态,适合茶条紧结、重实、易下沉的细嫩绿茶。茶汤相对清亮,但滋味相对较淡,适用于外形紧结,原料细嫩的高等名优绿茶,如洞庭碧螺春,古丈毛尖,白云银毫、玲珑茶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