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过去的案例,我发现大多数人在恋爱或婚姻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奇怪的逻辑:
有的人会认为婚姻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却忘记了婚姻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有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会固定已有的框架,却忘记了婚姻生活需要动态平衡;
有的人渴望被爱,却忘记了在用脑的过程中,也需要返璞归真。
也正是这些逻辑,让一部分人的关系从恩爱到逐渐心生隔阂。
那么,对于这样不利于亲密关系真正建立的逻辑,应该怎么打破呢?
在婚姻里遇到阻碍时,大多数人都会心生疑问:“我怎么选择了一个这样的人?”
随着成长,过去匮乏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人们多多少少会瞧不上自己过去的选择,从而执着于另一些没有得到的。
曾经有位读者跟我说过,她本人活泼爱说话,而她男友生性沉默,每次主动沟通得到的都是沉默,且每次生气都从来不会哄她。
两个人在一起长达两年,她男友从没说过“我爱你”、“宝宝”等一切有爱的词汇。
之所以坚持在一起两年,是因为她脾气不太好,而对方能包容她;她工作伙食不好,对方就经常带她回家吃饭。
另外,她依赖性很强,一旦在一起就犹豫心软、很难割舍离开。
但男友工作一年多不景气,月收入约3-4千。她建议男友换工作,可她男友就是不换,问原因和未来计划也通通沉默。
她多次表示已经等不及想要结婚,意思是让男友赶紧换工作、努力工作赶紧结婚。
她男友也想结婚,但可能更不想换工作,就一直搁置。
我们曾谈过【购物中心理论】,即很多人把婚姻当作自己人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恨不得像个购物中心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
除此之外,还希望里面最好还有休息的地方,累了躺下就可以睡。
但婚姻这个容器,容纳不下所有的功能。
如果像上述故事开头讲的那样,男生已经在方方面面弥补了女主的很多不足,又如何能够做到特别赚钱呢?
婚姻是长期关系中的不可能三角形,不可能要求它是完美的。
所以,要尝试摆脱这种购物中心思维,不要再试图在一段关系里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在亲密系统以外找寻有一些支持性的力量,比如社交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存在时,抱怨的时间也会减少。
把物质或者创富这个主题,从婚姻里剥离出来。
只要对方不拖后腿,可以自己在主业之余,想办法开展一点合理合法合情的副业,或者想办法做一些其他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不应当对于财富上的匮乏认命,应该想办法创造。
但这不一定要用亲密关系连接,也可以通过上课程找到一些很好的导师引领自己前进,结成师生关系或者合作伙伴关系。
不要试图用一种关系解决所有的问题,财富大门就会敞开。
大家先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你走在马路上,忽然我把你拦下来,然后对你说“你是给我一百块呢,还是给我两百块?”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开始想“给他一百好还是两百好?”,但你忘了:其实你并不需要给他钱!
这就是我们忽略了真正的问题——框架。
很多人在婚姻中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纠结于细节而不是审视框架。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因为缺爱,她主动发信息表白。
恋爱后,两个人的交流并不多,但几次不好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比如堕胎从医院回学校,她老公不会扶她。
买房的钱都是她从家里拿的,说好的三万,她老公却和大学同学借了2万,因为她老公反对买房,认为房价就是泡沫。
为了房子,两个人领证了,领证路上还吵架了。
就连婚礼也是特别的不开心,没有求婚不说,婚礼的司仪都是她安排的,因为她老公说根本不需要这些,只需要饭店吃一下饭就行。
孩子出生后,两个人也是经常吵架。生日、节日、纪念日,也统统没有任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