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话题 >

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染,3年抗疫结束:100万人涌向李文亮的评论区

发布时间:2022-12-29 22:09   来源:未知    作者:qingtian

 

 

 

 

 

 


疫情真的结束了。
 
昨天晚上11点,国务院发布通知,新冠肺炎降为乙类乙管传染病。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其他新政从明年陆续实施。
 
 
抗疫,这条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当然,更严谨的说,修改办法也不能算结束,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心情还是很激动,1084天,从最初的按照甲类传染病控制,现在回归“乙类乙管”。
 
我们走出来了。
 
 
回看这三年,有点大梦一场。
 
我们从2020年1月22日开始和大家一起关注疫情的动态。
 
那一天的新闻是,84岁的钟南山挤在餐车上连夜赶赴疫线。
 
 
群众评论说,国有南山,何其幸也!看到他出来,心里就不怕了。
 
因为他说真话,更因为他真有办法。
 
不需要借助媒体宣传,钟南山三个字,就是定海神针。
 
 
2020年02月5号,距武汉疫情爆发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
 
那段时候也成为最最考验国民性的一段时间。
 
国难财、瞒报、造谣从那时候就开始了,但是也有人负重前行。
 
 
最早上报疫情的女医生,叫张继先。
 
看着凶险的新病毒,从来没在同事和家人面前哭过的她私底下流泪:
 
“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以打爆米花为生,捐了2万5千多块钱的米花妈妈陈淑兰。
 
她说 ,我也是农村穷苦日子过来,我捡破烂、崩米花攒几个钱,想帮帮别人。
 
 
各个志愿者奔赴口罩车间,有初中生,有创业者,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
 
他们本来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一群人,却因为同样的使命感聚在了一起。
 
“我们成了工人,但是这比任何事情都更值得回忆。”
 
2021年8月18日,沉默了19天的张文宏,发了一条微博。
 
 
在前几天里,他刚刚从神坛,被推进了“粪坑”——论文抄袭,“早餐不能喝粥”。
 
如今的张文宏依然深陷舆论之中,因为和某科学家的争论,他又沉默了。
 
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看他发微博,看着过去那些照片,眼泪止不住的流。
 
长亭外古道旁,夕阳山外山。
 
 
那时候,他们的头发还没有白这么多,脸上也没有这么多的疲惫。
 
想起网上最近有一篇文章,说三年里,受苦最多的其实是医生,牺牲最多的也是医生。
 
是啊,他们比普通人更知道其中的风险,但依然挺身出征。
 
医护人员也是妻子,丈夫,女儿,儿子,也是为人父,为人母。面对险情,他们也怕。
 
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还有吹哨的人。
 
 
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里有一张纪念李文亮的长椅。
 
椅子上有一个铭牌,上面用英文镌刻了两句话,一句中文,一句英文。
 
英文是说李文亮拉响了警报。
 
中文,是李文亮医生生前接受《财新》杂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说句实在的,李文亮能在美国被纪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他原来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工号7228。
 
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在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说:
 
“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认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急诊科隔离。”
 
这是一个基本上都是医生的微信群,大家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但凡是有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对“SARS”这个字母缩写记忆犹新。
 
在2003年的春夏,SARS让新千年的中国人知道什么叫做恐慌。
 
但是实际上,李文亮说,这并不是SARS,而是一种“冠状病毒”。
 
 
可惜李文亮没有机会再严谨自己的表述。
 
因为在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医院监察科的内部警告,让他不要再发布“不实信息”。
 
如果继续发布,将会给予他“院内处分”。
 
 
1月3日上午,李文亮被要求前往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的中南路派出所,签下了这份流传甚广的“训诫书”。
 
签署完训诫书之后,李文亮赶回工作岗位,和自己的同事一起抢救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那时候,他们都没有穿防护服、戴口罩的意识。
 
 
1月10日,在这份训诫书签署7天后,李文亮出现高烧和发热,当天做CT发现,已经双肺感染,双肺呈现磨玻璃样病变。
 
李文亮后来接受采访,问他在被感染之后身体怎么样。
 
他表示自己的身体正在好转,最最庆幸的是妻子和孩子没有感染上。
 
记者问他痊愈之后最想最想做什么,他说“我还想尽快回到防疫一线,同事和同行们都太累了。”
 
遗憾的是,最终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020年2月7号。
 
一个月后,国家追授李文亮“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4月2日,李文亮被评定为烈士。
 
个中争议就不说了,无问西东,英雄从不会白白牺牲。
 
如今李文亮离世,已经快3年了,他的微博下面也一直评论不断:
 
 
 
这几年里每当疫情出现新的拐点,就有人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他,也有人和他分享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聊聊家常。
 
其中一条评论我觉得说得特别好:
 
“其实李文亮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
 
是的,就在那年1月份的时候,他还在追《庆余年》。
 
 
平时他会转发抽奖,特别喜欢电子数码产品。
 
 
会追星,给肖战打call。
 
 
也有点私心,天天在网上给老婆求同款。
 
 
但也正因为李文亮和我们一样,才更值得动人吧。
 
大家怀念他,也在怀念三年来的自己。
 
《大西洋月刊》上有片文章叫《疫情将如何终结》。
 
文中写到,这一代人将会成为被疫情彻底改变的一代人,我们决定将这代人称为新冠一代。
 
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完整见证了一段历史,许多人的时间被偷走,许多人的命运被改写,生活方式被改变。
 
 
前段时间2022年度十大新词语也出来了:
 
中国式现代化、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安全倡议、新型实体企业、冰雪经济、数字人、数字藏品、场所码、精准防控、雪糕刺客。
 
跟疫情有关系就占了两个。
 
曾经我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吃啥就吃啥,想见谁就见谁。
 
后来出门需要做核酸,需要看绿码,现在需要戴口罩。
 
 
以前日常冲浪,看到的人人都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买精致的奢侈品,喝单价近百元的奶茶。
 
疫情突然爆发后,真实的生活跃然纸上。
 
睁开眼睛就有无数要花钱的地方,要养家,要还贷款。
 
穷,工作不稳,生活费、水电、燃气……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掏不出。
 
“形势太难”成为这代人共同的记忆。
 
前段时候,王劲松发文说:妈妈的电话再也拨不通了!
 
下面评论区留言,节哀顺变,我妈妈也是。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遭遇的,不仅仅是苦难,还有希望,经历的不仅仅是生活多变,也有更加厚重的生命。
 
不再担心失败,也不恐惧未来。
 
尽了最大努力,有了最大底气。
 
“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与希望。”
 
 
 
而那些先行者,那些像李文亮医生这样的人,每一个为构建长城付出努力的人,那些辛苦却善良的中国人,永远值得被歌颂。
 
永远值得被记住。
 
没有什么比平凡人的善意更宝贵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和善与恶、美与丑、奉献与傲慢较量。
 
而真正能让这个世界变好的,一定是我们坚持善的一面,美的一面。
 
我们善待战士才会有更多的战士,我们善待英雄,才会有更多英雄。
 
越是艰难,越要相互扶持。
 
而接下来的路,我们也要一起走。
 
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人生一路走来,一些生活中看似无法逾越的困苦,其实咬咬牙也就都熬过去了。
 
正如《美丽心灵》里的那句——玻璃的折射面,你瞧,可以创造全波长的分布,如果往里面看,你还能看到所有可能的颜色。
 
再困难也不要放弃希望,再困难也不要灰心。
 
真正的勇士,本也就是识破生活的真相,然后依然去热爱生活。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新冠肺炎更名!实施“乙类乙管”!重大变化→》,新闻晨报, 2022.12.27

《3年了,李文亮的评论区有100万人留言:疫情真的结束了么......》,摩登岛姐,2022.12.08

《三年疫情终于“结束了”…我在纽约重新遇见了“李文亮医生”》,青年消费观,2022.12.27

《见证历史!行程码下线那天,14亿人都为他静默三分钟!》,浪潮青年,2022.12.13

 

作者简介:正经婶儿,人文博士,情感博主,二胎妈妈,畅销书作家,著有《女人不可以穷》(中文?泰文版)等,拟于年内出版《人类吸猫简史》。影响千万女性,传递闪闪发光的正能量。关注正经婶儿(Id:zjshener),聆听直击心底的智慧观点,同50万+优秀灵魂一起成长。
 

上一篇:爱发朋友圈的女人,都是什么人?
下一篇:故事:女儿哭闹着要嫁凤凰男,我只好跟她来了一个两年之约,结局超甜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