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幸福的婚姻有着相同的幸福,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有一些不幸的婚姻固然是因为家暴、出轨这类事件导致分崩离析,但也有一些婚姻的解体是因为感情全都消磨在了吃喝拉撒的点滴小事上。
表姐就经常因为跟表姐夫鸡毛蒜皮的小事向我吐槽。
今天说因为表姐夫不洗脚就上床二人大吵一架,昨天说她喜欢吃甜,表姐夫喜欢吃辣,二人又吵了一架。
事情都是小事,可较起真来真不得了,当两人到了气头上,什么狠话都说得出口。
就比如表姐经常提到的一件小事,每次她让表姐夫帮忙晾衣服,表姐夫干是干了,但是活干得一言难尽。
衣服经常窝在一起,要么就没固定到衣架子上,风一吹就掉了。
表姐说他不用心,不想为家里做贡献,不把她的话当回事,表姐夫却指责表姐只会挑毛病,就是故意找茬。
两个人总是会因为这些事情说着说着就又吵起来了。
我听了几次表姐的吐槽,突然发现一个规律。
就拿晾衣服这件事来说,表姐的想法可以理解:干活不干好,就是没用心。
表姐夫的想法也没错:我都已经干活了,你不夸就算了,还挑刺?
但仔细分析,这二人纠结的压根不是同一回事,对同一件事各自的理解完全是鸡同鸭讲,怪不得一点小事就能放大,越吵越来劲。
表姐的情况暴露了许多婚姻中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夫妻之间有不一样的地方时,双方无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这种差异化。
毕竟,人和人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原生家庭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看待事物的观点自然不同。
两口子的出生地相差甚远,习俗、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处过程中当然会有许多不同之处。
如何处理好这种差异化,基本就决定了婚姻的幸福度。
那么,当你发现与伴侣之间差异巨大时,如何正确处理呢?
以下3个方法,也许能给人以启发。

01
尊重对方与自己的不同
自恋过度的人会有一个特点:我永远是对的,我喜欢的,喜欢的都是对的,如果你跟我不一样,你就有问题。
当一个人有了这种观念,自然容不下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意见、喜好。
只要发现对方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就会去评判甚至贬低对方,甚至强制对方必须和自己保持一致,家庭关系怎么可能好起来呢?
有朋友说她老公日常饮食时特别看重蔬菜、水果之类的维生素对营养的补充,而她自己无肉不欢,最看重蛋白质的摄入。
如果两个人能尊重对方的喜好,这当然没问题。
可她老公却因为她只爱吃肉,动不动就贬低她“啥也不懂”,“好像没读过书”,“一点不会科学养生”,以此来攻击她的饮食喜好,这让朋友十分生气。
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这位朋友又去攻击她老公:“啥也不懂还瞎bb”,“连蛋白质的重要性都不知道……”
这下好了,两个人你来我往,互相拆台,把一件小事闹得无限大。
对方和自己习惯、喜好不同,只需要说一句:“哦,原来你喜欢这样的”,一笔带过就好。
对方喜欢吃素,自己喜欢吃肉,做饭时荤素搭配,大家各吃各的,还不用争抢,其实再好不过。
非要让对方认同自己的看法,非要去贬低对方的不同,把一件事的差异化上升到人身攻击,这就没得聊了。
永远记得,对方的想法、喜好和你不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尊重这种不同,面对现实,家庭关系才能和谐起来。

02
在不同中寻找共同的愿景
有许多人只关注和对方的不同之处,把精力全放在跟对方争论谁才是对的,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两个人其实是有共同之处的。
就拿许多人都烦恼的婆媳矛盾来说。跟老人住在一起,不同时代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观念,矛盾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前几天有一件家务事上了热搜,天气炎热,老婆想开空调,婆婆却想省钱不想开,双方发生了冲突,老公无条件护着婆婆,居然不分青红皂白把老婆赶了出去。
这件事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
有网友评论说,老婆和婆婆发生冲突,老公确实难办,手心手背都是肉,夹在中间确实很难调和。
也有的网友说,老婆才是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老公就应该无条件支持老婆!
那么,难道这件事就没有和谐处理的方法了吗?婆婆和媳妇一定要水火不容吗?
没错,年轻人更会照顾自己,天热了就是要开空调享受。
老年人却往往更能吃苦,具有牺牲精神,只想省钱,表面上,这二人的习惯和观念完全不同。
可实际上,老婆要开空调,也是在照顾自己和家人,希望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加舒服的生活环境。
婆婆要省钱,无疑也是为整个小家着想,希望把钱省下来花在更加重要的地方。
两人的方式不同,但为家人付出,希望家人能更好的心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