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健康饮食 >

春捂适度 百病难碰

发布时间:2022-07-04 18: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随风

民间有句养生俗语:“春捂秋冻,百病难碰。”意思是说春暖时节不要因气温回升而脱衣太多,宁可捂着点;秋凉时节也不要加衣太多,宁可冻着点,使身体逐渐适应寒暑变更 ,有利健康。此话来自终年 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科学事理 。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冬去春来,冷气 始退,阳气升发,而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 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更 ,稍不注意,伤风伤风 就会混水摸鱼 。“春捂”的原则是矫枉过正 ,不捂不可 ,捂过火 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标准 异常 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能力 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老幼病弱捂“阳气”
“春捂”要恰当为之。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老幼病弱者尤其要做好春捂而顾护阳气,“阳气若强千年健”是也。“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失落 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季节的情况 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更 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子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脱失落 棉衣,一旦气温降低,给人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来个突然袭击,会使其措手不及,难于适应,会使身体抵抗 力下降。同时进入春季,病菌大量 滋生 ,乘虚侵袭机体,容易引发各类 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感染病。
乍暖还寒捂“首足”

初春气温有点怪,不脱衣服有点热,脱点衣服有点冷。早春天气方才 转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脱失落 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一些爱美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丝袜,露出美丽的双腿。专家认为,民间的传统习惯春捂有一定事理 ,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春捂不克不及 疏忽 。
对于春捂,养生专家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泼 ,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伤风 、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产生 。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保暖适当捂莫过
“有一种冷,叫父母 认为冷。”生怕孩子着凉生病,父母 们经常让孩子穿戴 臃肿的衣服在户外运动 。年轻爸妈们更是用小棉被,把婴幼儿捂得严严实实。医生提醒父母 ,“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晦气 。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气温逐渐回升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更 情况而定,也要依据 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春季可以让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
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因此在增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戴 许多 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由于孩子好动易出汗,更不要捂得太多,出汗后骤减衣服很容易受凉伤风 。要让孩子增加户外运动 ,以增强适应能力。而婴幼儿需要逐渐适应外界寒暖的变更 ,如果暖被厚衣捂得太多,孩子需要调节体温就要出汗。而体液过多消耗,就更不克不及 适应严寒 刺激。
“春捂”有指标
“春捂”怎么捂?专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称为“春捂”指数。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许多疾病的发病岑岭 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连续 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 伤风 、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注解 ,对多半 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连续 在15℃以上且相对稳准时 ,就可以不捂了。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得随天气变更 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一般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7~14天恰到利益
医学专家发觉 ,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能力 适应。衣服减得过快可能会冻出病来。
春天照样 流脑、麻疹、腮腺炎等感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产生 虽与细菌、病毒沾染 有关,但沾染 后发病与否很洪水 平 上取决于小我 的体质和起居保养 。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不忙脱衣,“春捂”得法,养生有效,免疫力正常,可预防流感或生病。

上一篇:破解“保健品陷阱”还需多方群策群力
下一篇:阴雨连绵“湿气”重 专家教你如何祛湿气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